前不久,小米在北京大学体育馆举办新品发布会,正式推出小米历史上首款双曲面商务旗舰机——小米Note2,就在大家以为小米Note2是小米今年发布的最后一款产品时,小米MIX闪亮登场!该机由世界设计大师菲利普·斯塔克操刀,是小米第一款全面屏概念机。然而,由于小米MIX的全面屏和陶瓷机身良品率低,很难实现量产,所以它基本上可以说是一款买不到的手机,那小米为什么要推出这么一款产品呢?其实是雷军想让小米走中高端之路。
当然,造成今天这种局面,和小米之前的策略不无关系,因为在小米成立之初,就喊出“为发烧而生”的口号,推出的小米1、小米2、小米3等产品都以超高的性价比吸引消费者购买,甚至后来还推出更为便宜的红米系列,这一系列措施虽然让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年年增长,但利润并不高,正是由于小米长期实行这种高性价比策略,导致其品牌溢价能力受损,后来雷军发布小米Note来试水中高端则以失败告终。
如上所述,手机行业的中高端领域可不是那么容易挤进来,之前蓝绿厂经过长期线下深耕才有今天成就,三星、苹果更是凭借出色的设计、系统优化能力以及长期营销,才使它们的高端形象扎根在消费者心中,小米想凭借一部手机就挤进去显然不太可能。那小米就真的无法走出性价比泥潭迈向高端吗?非也!性价比大战不可取
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“厂商推出高性价比产品惠及广大消费者怎么就成泥潭了?”其实,这里面道道很深。首先,要做到硬件配置和价格成正比,还要便宜,那就要压缩成本,厂商会在消费者不太在意的地方做些手脚,例如降低主频、选便宜材质做机身等,最终目的是不要亏太多。
其次,如果大多数厂商在比拼性价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就不会有人站出来搞创新,这点从目前智能手机那千篇一律的直板外观可以看出来,长此以往同质化就越来越严重,这也是为什么三星推出双曲面屏手机以后销量嗖嗖涨的原因(PS:如果Note7没有爆炸 三星定会借此翻身)。
最后,性价比大战虽然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,但却会影响品牌溢价能力,一旦被贴上高性价比标签就很难撕掉;相反,从高端向低端就很容被大众接受。所以长期的性价比战争不仅影响品牌的“造血”能力,还会让整个行业缺乏创新、抄袭成风,长此以往必然衰落。注重研发激发品牌活力
虽然小米这只猪站在风口上飞了起来,但当风停时摔的不轻,性价比策略并没有帮助小米打败竞争对手,反而让自己越陷越深,销量下滑严重,甚至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跌出前三甲,雷布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现在的小米不光走线上,也开始往线下运作,只是以目前情形来看,要想在线下挤掉蓝绿厂并不容易。
因此小米目前首要任务是不要死掉,不管企业前期赢得多少荣誉,能在历史洪流中长存的就是强者,例如华为,而小米的体量显然无法和华为相比,所以在走向中高端的道路上不建议采用华为的成长模式,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模式才有可能突围。
那小米该如何做?从近期网上消息得知,小米为控制成本,也在研发自己的处理器,这是个好开端,只是研发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人力、财力、物力才有可能成功,这方面华为迄今为止投入的研发资金高达几十亿美元,而以小米的“身子板”显然不适合大踏步前进,只有小步慢跑才能慢慢缩小差距。迈向高端没有捷径
小米作为家喻户晓的品牌,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宣传,你可能会说,苹果在广告上投入的也不多啊!可你所不知道的是苹果也是一家注重研发的公司,其在乔布斯带领下成为全球用户最喜爱的品牌(装X专用),所以就算苹果不打广告,在好多领域你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,这点别说小米,华为都还在追苹果的路上。
当下最值得小米借鉴的方法就是蓝绿厂的广告轰炸,例如在跑男、极限挑战等综艺节目里植入手机,并把触角伸向三、四线甚至四、五线城市(必须有充足的货源保障),建立诚信体制,当然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好质量关,杜绝出现像三星那样的爆炸门,之后“精耕细作”等攒足弹药冲击中高端。需要注意的是,小米也要做好专利储备,它是把产品远销海外市场的关键。
小米MIX虽然说是小米第一款概念产品,但其解决方案并不算创新,早些年夏普就出过类似手机,只是目前这个方案更加成熟而已。其实,雷军要想让小米走向高端,只有从质量、创新、研发三方面入手,方能把小米推向新高度,亦或者像华为那样专为高端系列重立品牌形象也未尝不可,毕竟小米品牌的高性价比已深入人心,想拽出来并不容易!
在旧金山的2016年GDC(游戏开发者... <详情>
据phoneArena网站报道,三星要4个... <详情>
以航拍机起家的大疆最近可谓动作... <详情>